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9 题号:1491672
1919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梁启超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意见一致
C.梁启超看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材料表明(     
A.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B.爱国商人起了决定作用
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D.爱国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2022-08-01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使五四运动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     
A.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B.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D.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我国传播
2018-11-06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口号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某同学翻阅史料时发现了如下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该口号最有可能出现于
A.甲午战争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21-07-03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