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9 题号:149209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及民生问题。下表是从《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中选出的1978年的一组流行词语。

流行语流行语介绍流行语的关联词
“望乡”一部日本老影片阿崎婆、栗原小卷、田中绢代
“科学的春天”一次大会诗意的别称,也是大会上一篇热情洋滋的讲话稿郭沫若、四个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篇文章的题目,一场思想革命的前奏曲精神枷谈、“左”的错误思想
“改革开放”一个重大决策对内要改革、对外要开放
“伤痕文学”一种文学思潮。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也称“伤痕小说”伤痕文学代表作品
“小岗村”地名,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村庄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农村改革
提取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流行语,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多角度论证,表达清晰)
2022·云南昭通·一模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表是新时期党的几次重要会议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摘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农村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
十二大
(1982年9月)
“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提出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十三大
(1987年10月)
“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十四大
(1992年10月)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是对全党新的重大考验”

——据《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你认为材料中哪次会议的决策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突破性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0-09-03更新 | 8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表(单位:%)

年份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私营(民营)个体经济
195219.11.50.76.971.8
195733.256.47.602.8
197856.242.90.90o.o
199741.933.924.200
20053186100.o
上表是某位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表,从材料中分别提取一条正确的历史数据和一条错误的历史数据,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论证。(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16更新 | 142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年《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了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小说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经历十年动乱后,某重型机器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成了一个烂摊子,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这是最早的一篇自觉地“写四化,写四化的阻力,写克服阻力的斗争”的文学作品。

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读者来信纷沓而至,甚至有工人买一本《人民文学》送给自己单位的厂长,希望厂长像乔光朴那样领导工人干“四化”。对于这篇小说也有不同的声音,《天津日报》在1979910月间发表了四组整版的评论文章,以“争鸣”的形式对乔光朴的用人和专抓生产等改革措施进行批判、质疑。更多的是对小说的肯定,1979年《文汇报》就此评论:“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乔光朴。四个现代化不是谈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小说的成就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首肯。“欢迎乔厂长上任”“希望乔厂长从作品中走出来”成为时代的呼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发表后的出现的反响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结论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3-15更新 | 4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