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 洋务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4938503
1878年,洋务派幕僚马建忠在游览巴黎万国博览会时,感慨道“中华以丝茶为大宗,而各省所出之绸,未见铺陈;各山所产之茶,未见罗列。至瓷器之不古,顾绣之不精,无一可取。堂堂中国,竟不及日本岛族!”可见马建忠
A.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B.深感洋务运动的弊端
C.主张“自强”“求富”D.看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知识点】 洋务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表为1868~190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并刊行书籍门类及数量(单位:种)统计。这反映出(     
门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农学工艺制造军事科学船政工程矿学地图译名表连续出版物
数量213723284130244
A.西方科学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B.近代国人对西方的认识趋于全面
C.民主与科学成为社会进步思想主流D.洋务派的“自强”目标初步实现
2024-05-14更新 | 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860年,奕䜣上奏谈及学习洋枪洋炮事宜时称:“唯此项精秘之器,京营学成后,只可推之各省驻防旗兵学制。”1862年,清廷派往外国接受新式军事训练的460人中,经奕祈等人商议,八旗兵占450人。1862年,奕䜣创办京师同文馆,录取人员全部是八旗子弟。上述材料揭示出(     
A.洋务运动的现实困境B.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
C.军事近代化成效显著D.洋务运动以旗人为主
2024-04-28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学者说: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以下关于三次新政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B.都学习了西方政治制度
C.都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D.都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2023-03-02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