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0 题号:14967205
康乾时期,苏州出现了被称为“棉庄”的地方,它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棉庄储存棉花,卖给农户;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再把棉布卖给市民.此现象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C.表明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基于民营手工业占主导的现实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在明中叶兴起的城镇中,不仅出现了大量以商品集散或转口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商业性城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专业特色的市镇。这说明当时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繁荣B.资本主义萌芽在城镇中出现
C.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D.城市经济中手工业比重增加
2021-01-13更新 | 4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明人小说中有一段关于吴江县盛泽镇的描写:“温饱之家织下绸匹,必织至十来匹,最少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即大户人家积得多的,便不上市,都是牙行引客商上门来买。”从以上材料可知盛泽镇
A.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包买商推动了市镇经济
C.丝织业大小户分化明显D.商贾非常注重营销策略
2021-09-28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的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这一情况
A.推动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促使明清中国实现了社会转型D.表明明清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2022-04-02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