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4967553
明清时期,苏湖地区丝织业日趋扩大,蚕桑用地超过稻作用地,震泽镇及近镇村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里人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该现象说明
A.商品经济影响农业生产B.家庭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C.经济中心南移趋势完成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16到19世纪四百年里,江南已有一千余个市镇,其中颇多拥有数千户至万余户人口的巨镇。直到今天,以小城镇密度与平均非农业人口来观察,苏、浙、沪三省市是全国小城镇最发达的地区。材料反映了
A.江南市镇在先秦城市的基础上产生
B.工业革命推动中国的城市化
C.江南市镇的发展是近代开埠通商的结果
D.江南城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
2018-04-23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
A.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晋商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D.山西商品经济发展全国领先
2021-08-21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清代中期棉加工业等“低端”产业大多从苏州市区迁往郊区市镇,但其产品仍主要供市区消费;苏州市区只保留了印刷业等“高端”产业,但其原料大多来自郊区市镇工业。这说明此时的市镇
A.产业结构出现倒退
B.对农村的依赖更强
C.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D.经济独立性日益削弱
2019-09-20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