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1 题号:14976774
1918年3月,《新青年》编者们上演了一出“双簧戏”。先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函《新青年》,猛烈攻击其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尤集矢于文学革命;再由刘半农代表《新青年》逐一批驳,双方各尽意气之能事,指责者百般挑衅,批驳者刻薄淋漓,极具观赏效果。这反映出《新青年》编者
A.对待儒学态度各异B.对传媒技巧的灵活运用
C.持论普遍刻薄偏激D.坚持以文学革命为口号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文化运动后期,大多数五四知识分子选择以介入政治势力、开展政治活动的方式米改变中国现实。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及民众素质,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进行实践启蒙,才能达到思想启蒙不能达到的目的。据此可知,知识分子的实践启蒙
A.是借鉴近代西方启蒙运动的产物B.意在调动民众爱困热情和革命斗志
C.使广大民众由此关注国内外政局D.注意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020-07-12更新 | 1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1923年胡适曾回忆:“近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名词就是科学。”这说明(     
A.“科学主义”是当时社会主流B.“科学救国”是时代共识
C.新文化运动促进时代风尚转变D.科学精神全面启迪了民智
2022-02-27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表是近代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述,如表不同论述反映出当时中国
作者及出处意义简析
佩弦生《论中国救亡当自增内力》(1900年4月10日)中西比较指出,中国的个人主义(负面意义)造成全民离散软弱,所以不敌西方合全体国之力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1915年12月15日)用"纯粹个人主义之大精神"来概括西洋民族的以个人为本位思想;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有四大恶果,都是压迫个人独立人格和自由;纠正之法是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

A.民族矛盾渐趋缓和B.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
C.民主政治不断巩固D.思想解放的深入发展
2021-03-31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