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2 题号:14983009
两汉时期,水利工程以陕西、河南最多,次者山西、河北;东晋以来,南方水利工程增速加快;而隋唐时期南方修建水利工程的增速远超北方,随即周边区域被开垦发展农业。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增强B.南方农业发展超越北方
C.政治重心南移影响经济发展D.政府政策倾向转移南方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据研究,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时期(西周、东汉南北朝、两宋、明清)气温明显偏低,如下图所示。这一结论可以反映
A.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原因B.古代经济重心演变的轨迹
C.小农经济受自然条件影响D.“天人感应”观念的合理性
2017-12-01更新 | 1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中唐时,欧阳詹成为第一个考中进士的福建籍士人。至宋代,福建人“多向学,好为文辞",“福建路……登科者尤多”。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福建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B.唐宋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C.书院对人才培养功不可没D.南宋偏安一隅重文轻武
2020-12-08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表为晋、宋时期颁布的相关诏令。
时间内容
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煤地,投秋下种。”
宋元嘉二十一年(公元 444年)“南徐、兖、豫及扬州、浙江西属郡,自今悉督种麦。”
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公元463年)“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

这些诏令反映了
A.小麦是当地主要农作物B.政府有意推动南方开发
C.农业耕作方式依然落后D.气候条件适合农业发展
2022-04-04更新 | 3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