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6 题号:150118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洁”是个古老的词汇,《韩非子》中有“辨察于辞,清洁于货”的说法,这里的“清洁”是指不贪污财货。汉代以后,“清洁”一词出现的频率日渐增多,如“在仕清洁自守”、“母以清洁闻,奈何受此污辱”等记载在史籍中相当常见。

材料二   近代卫生防疫视野下的清洁观念是在西方文明影响下形成的。最初刺激国人思考的一方面是租界的卫生实践及租界与华界在城市卫生面貌上的鲜明对比;另一方面也是洋人对中国不洁的描述与批评。甲午战争后,相当多的精英痛感国家的衰败实源于种族的辱弱,所以“强国必先强种”,而要强种,则必须学习西方和日本,讲究卫生之道。精英们日渐将西方的卫生知识和观念消化到自己论述之中,清洁逐渐被赋予重要意义,成为摆脱民族危亡的举措中的重要一环。

材料三   与时人清洁观念变化相伴随的是,有关清洁的举措逐渐成为国家的行政职责。开浚市河、限葬棺木、远建厕所、多开浴室成为了国家日常的行政职责。在上海,设置了专司垃圾清运的清洁局。湖南也创设了保卫局,其章程规定:“道路污秽,沟渠淤塞,应告局中,饬司事者照章办理;凡卖饮食物,质已腐败或者伪造者,应行禁止。”虽然,政府开展的城市清洁管理改革推行状况具有不平衡性,但随着国人清洁卫生观念的变化,其落实和推广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均摘编自余新忠《防疫·卫生行政·身体控制-晚清清洁观念与行为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清洁”一词含义的不同,并分析近代“清洁”含义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城市清洁管理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不同于先前院落组成为主的建筑物,规模更加宏伟。秦始皇兴建的阿房宫,“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华北地区,住宅封闭紧锢,江南一带,敞开外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由于佛教的传入,此时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和圆淳。宋代坊和市的区别逐渐消失,许多店铺、作坊和住宅都临街建造。明清紫禁城是遵循传统礼法制度仿照中都和南京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全面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构建筑的杰出成就,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开始了新发展。旧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银行、海关、百货公司等。一些沿江沿海的旧城镇,被辟为商埠及划分租界,形成新的商业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出现了近代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当时的房屋,早期以殖民地式和折衷式居多,逐步又传来了古典式、罗曼式、哥特式、欧洲村舍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商纷纷投资住宅建筑,使住宅商品化。新型里弄最先在上海出现,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高层公寓。开埠之初,这些建筑物多是砖木结构,外墙以青砖砌筑。到二十世纪初时,外观已有应用面砖、石块等做法,内外装饰也相应增加,房屋的机械设备也比较现代化,高层建筑已应用了电梯。

——摘编自王绍周《中国近代建筑概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18-12-01更新 | 1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官学教育的内容合称为“六艺”。其中“乐”、“射”和“御”作为贵族的体育课,带有明显的军事和教化目的。春秋以后,各国为增强战斗力,不仅鼓励广大庶民参与兵役,而且加强了对士兵的军事训练。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民间体育活动逐渐兴起,如齐国的蹴鞠、杂耍等。此外,养生体育也得到发展,形成“养神”和“养形”两大派别。

——摘编自李世华《中国古代体育简史》等

材料二   军国民体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其内容是效仿德日的军国教育,在新式军队和近代学堂中推行西方“兵式体操”,同时倡导尚武精神,渐而推广至普通民众,以达强国保种之目的。1906年学部尚书荣庆将军国民体育引向深入,使“兵式体操”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进一步推展。

——摘编自律海涛《中国近代军国民体育思想研究》等

材料三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逐渐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形式的运动会陆续在中国出现。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的个人意识逐渐觉醒,更加重视身体教育在实现个人幸福与发展上的重要意义。五四运动前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传入中国,其“个性自由发展”的主张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育人为目的的身体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

——摘编自王勃然等《近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体育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晚清民国时期的体育有哪些新发展,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022-05-30更新 | 1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宋代,士庶服饰的儒雅化体现在服饰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头巾为例,头巾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至爱,往往能显其风雅之情趣。尤其是以某一名士所戴头巾命名者,更是风行于世。如程子巾——相传宋代理学创立人程颢曾戴此巾,故名……宋代士大夫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浓郁的文化意识带进服饰天地,如林景熙诗曰:“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在《历代名臣像》中岳飞就是头束幅巾、身着圆领襕衫的儒将形象。因此所谓“儒将”和“儒帅”,便成为宋人品藻军事将帅的一种审美风范。

——摘编自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

材料二   191241日,孙中山在南京参议院解职辞中说:“又凡政治、法律、风俗、民智种种之事业,均须改良进步,(中国)始能与世界竞争。”惟其如此,辛亥革命后的改革社会风习之举,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就具有不可以区区视之的意义。民国初年,有人在《时报》上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服饰文化出现儒雅化趋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服饰变革的特点,并说明服饰变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021-09-02更新 | 2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