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9 题号:15013688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究竟该走向何处?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艰苦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
(1)以上图片可用于探究哪一历史主题? 为了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该主题,请你推荐一个实地考察地点,并说明推荐理由。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理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关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大批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就业人数激增。1953年国家收入粮食540亿斤,支出粮食587亿斤,赤字达47亿斤。一些私人粮商又乘机抢购粮食,囤积待机。市场粮价大幅上涨,造成人心惶惶。国家据现有情况,只能采取这样的政策: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分配。这个办法,后被称为“统购统销”。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材料一中的“白色政权”和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区域”分别是什么?红色政权能长期存在的“独特”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前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意义。
2023-02-21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场馆中的历史记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老师们从丰富的场馆资源中选择了典型,并绘制了地图,布置了研学任务。



(1)广州鸦片战争纪念馆,是一座具有遗址性和纪念性的纪念馆。以下会出现在鸦片战争纪念馆的遗址是(     )。
A.虎门销烟池B.《南京条约》签订场所
C.林则徐塑像D.中英军队海上对战的模拟沙盘

(2)以下证据会出现在戊戌维新纪念馆中的是(       )。
A.北洋舰队全军覆没B.义和团揭报C.辛丑条约签订照片D.《民报》刊登

(3)辛亥革命被称为共和新纪元,与之有关的文件是(       )。
A.《资政新篇》B.《明定国是诏书》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陈独秀的《劳动界》从中看到的历史信息是(     )。
(演说:两个工人的疑问),工人是什么?就是做工的人。劳动是什么?劳动就是做工。劳动力是什么?劳动力就是人工。
A.用白话文宣扬民主科学B.启发工人以求阶级觉醒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工人运动D.宣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

(5)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中陈列了一个纪念章(图:红军十周年1927-37)在这十年中发生了什么?(     )(双选)
A.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B.建立了农村根据地
C.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博物馆名字中的“中国人民”体现了抗日战争的(     )。
A.时间的持久性B.道路的曲折性C.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7)展馆中的油画转战陕北、决战前夕、占领总统府体现了____战争。
(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是东方的主战场,请你列举两个史实,并分别说明相关理由。
史实1及理由
史实2及理由
(9)请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你对中国人民斗争、求索历程的理解。
2024-01-07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赓,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自幼受军人出身的祖父熏陶,立下“富国强兵”志向。1922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了两次东征战役,以其特有的机智勇敢出色完成了任务。19278月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在中共中央特科主持情报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奔赴山西战场抗击日军,参与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他巧妙地利用日军侵入中国初期骄横麻痹的弱点,采取夜袭、伏击、麻雀战等战术手段有效地打击敌人。19401月,率部赴太岳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转战同蒲、白晋两线,采取“釜底抽薪”“敌进我进”的战法,粉碎了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巩固了太岳根据地。

19478月,率领太岳兵团,挺进豫西,组建了豫陕鄂军区和行政公署,同挺进大别山的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和进至豫皖苏的陈(毅)粟(裕)大军在中原地区形成“品”字形部署,互相策应,引起全国战局的根本变化。1948年以后,参与指挥了淮海、渡江等战役,取得巨大战果。进入战略追歼阶段后,指挥第四兵团配合友邻部队进行广东、广西、滇南3次大围歼战,解放了3省广大地区。

195011月从越南前线回国后,又奔赴朝鲜战场,协助彭德怀主持作战指挥,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19527月奉毛泽东之命筹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任院长兼政委。1954年任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主管作战与军事科学研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7年代理总参谋长职务。1958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摘编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赓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赓的精神品质。
2023-08-25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