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7 题号:150328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卡廷惨案

材料一1943413日,攻入苏联境内的纳粹德国军方宣布,在德军占领的苏联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地区发现4000多名波兰军人遇害,并发表公告,认为是苏联所为。

材料二1943415日,苏联政府发表公报:德国法西斯恶棍在自己新的荒谬绝伦的臆想中并没有停止散布最荒诞不经和卑鄙下流的谎言,他们企图利用这些谎言掩盖由他们自己制造的滔天罪行,这一点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材料三19439月苏联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情况:苏联收复斯摩棱斯克后,立即成立了以布尔琴科院士为主席、由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等人参加的调查委员会,并紧随红军进入卡廷。

数十名西方记者受邀看了苏联医生正在演示的尸体解剖。医生把一块块脑、肝、脏等放在餐碟里展示,并大声说机体组织很新鲜。而且,尸体头上的德国造子弹和从脑后开枪的“纳粹方式”,均说明凶手为德国。

材料四 内务部的报告

(1)对战俘营的14700名前波兰军官、官员、地主、警察、情报人员、宪兵、渣滓和狱吏的案件;

(2)以及对拘捕在乌克兰西部、白俄罗斯西部各州监狱的11000名各类波兰间谍和破坏组织成员、昔日波兰地主和工厂主、前波兰军官、官员和越境分子,以特殊程序审理之,适用极刑——枪决。

——194035日内务部人民委员贝利亚给斯大林的报告

“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我们无权向波兰隐瞒事实,我们三个人当即认为,不论后果如何,也应向波兰方面通报”、“我对叶利钦说:‘鲍里斯,现在该由你做这件事了’”。

——摘编自《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1)你如何认识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苏德关于卡廷惨案的不同说法?
(2)材料三中苏联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是否可信?请说出你的理由。
(3)材料四中的史料有哪些类型?辨析其对研究此问题的史料价值。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晋阳(太原)——北齐别都,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太原王家峰发掘的北齐武平二年太尉、武安王徐显秀墓,是目前已发现的北朝晚期砖构壁画墓中惟一完好的一座,对了解当时墓室壁画绘制的技法和绘画艺术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基中出土了300余平方米彩绘壁画,包括基道两侧的仪仗出行队列,基室四壁的墓主人家居宴饮、出行备马备车场面,以及天象神兽等内容。壁画在艺术创作的技法上深受中原画论影响,壁画中人物的服饰样式、形制多有汉晋之风留存。基花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壁画中有一些高鼻梁、深眼窝的仆吏和带有异域风情的精致福袍,侍女的间色裙以及备马图的马鞍布帛上均可见典型的萨珊波斯风格图案的联珠纹样,基室残存的一枚嵌宝石戒指为西方传入之物。基道两侧点缀着具有浓厚佛教意味的宝相莲花和云气纹饰,蕴涵着基主死后世界的四时顺畅、环境和谐之意。

——摘编自常晓君等《北齐徐显秀基宣壁画中装饰图像跨文化叙事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显秀蕴室壁画所包含的文明类型并说明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显秀墓室壁画的史学与艺术价值。
2024-02-03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I部分章节目录对比

根据上表所提供的两个版本的部分章节的目录,选取任一版本指出其体现的史观,并结合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2015-05-11更新 | 1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有同学研究古代中外交往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若虚羡慕“别人经商图利”,便买了一些橘子,跟着“专一做海外生意”的同乡出海。橘子在吉零国大受欢迎,文若虚净赚近千倍利润。返航时,水手“扯起半帆”,漂至一无人岛躲避风暴。文若虚在岛上捡回一个龟壳,后由在福建经商的波斯人玛宝哈出价白银五万两收购,二人“议定立契”,“合同为照”。从此,文若虚“家道殷富不绝”。

——摘编自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故事多处涉及“中国元素”。如辛伯达第七次航海时抵达了中国,并得到一位善良老人的帮助。在《阿拉丁与神灯》原版故事中,主人公阿拉丁是一位中国人,其日常生活充满了沐浴熏香等典型的阿拉伯色彩,也出现了饮茶、喝交杯酒等中国习俗。

——摘编自《一千零一夜》

材料三   在广州象岗,考古学者从西汉初年南越王墓中发掘出犀形璜、犀角杯、陶犀角等制品。这些制品,有学者认为是从东南亚、南亚等产犀地,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

——摘编自王子今《西汉南越的犀象——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资料为中心》等


(1)从材料一中提取故事情节,分别概述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千零一夜》“中国元素”的史料价值。
(3)有学者反对南越王墓犀牛制品系舶来物,认为其恰恰证明了西汉初年岭南本地产犀。如果要确证这一问题,你认为还需要哪些类型的史料?
2022-11-02更新 | 3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