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2 题号:1503517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很多城市留下了辛亥革命的足迹,如图展示了其中的几个城市。


材料二   


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称帝之后,云南宣布独立讨袁,昆明“全城悬旗结彩,爆竹之声不绝于耳,士兵则欢声雷动……”。1917年张勋复辟消息传出,“普天同愤”……各省军民,“来电反对,高可盈尺”。各地拒挂龙旗,上海“一体悬挂国旗三日,以表拥护共和,尊重民国之决心”。

——摘编自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等

材料四   不缠足观念为妇女接受,至民国初年,“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摘编自黄炎培《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3个城市在辛亥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为“?”处自选一个城市,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辛亥革命的影响。
21-22高一上·山东威海·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百年共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系统,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在图中找出辛亥革命所代表的字母,并依次写出其他字母所代表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从“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映”两个维度,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三的观点是否一致,概括它们各自的核心观点。
(3)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来众说纷纭,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
2020-02-10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组同学绘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结构图



(1)在材料一表格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持什么观点?你持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你只能选择一种观点作答)

材料二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2019-07-17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起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据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辛亥革命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法国大革命时候的水平。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

——朱宗震《真假共和》(《浙江社会科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武昌起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2)材料二出自哪部重要文献?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指出其颁布的目的何在。
(3)材料三是如何认识辛亥革命性质的?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2019-11-13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