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选官制度(汉-唐) > 隋唐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15044984
“永徽前,俊、秀二科犹与进士并列;咸亨后,凡由文学一举于有司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材料反映的制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前期重视家世、道德、才能,后期主要看重家世B.唐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C.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唐玄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知识点】 隋唐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工商子弟毕诚、陈会、顾云,州县小吏湛贲、汪遵等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毕诚还曾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这说明(     
A.抑商政策基本瓦解B.科举选官的程序相对完善
C.商人政治地位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
2024-01-09更新 | 3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据统计,晚唐科举人士中世族家庭出身者占74%,中等家庭和寒族出身者占6%。而到了北宋初期,世族家庭出身者仅占8%,中等家庭和寒族出身者却占82%.这反映出科举制(       
A.使社会阶层流动加强B.导致选官标准发生质变
C.促进了重教风尚形成D.推动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2022-12-12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末代对屡试不第而又年岁偏大的士子,给予“特奏名进士”“特奏名诸科”等功名。明朗洪武年间,在会试正榜之外增设副榜(乙榜),遴选副榜举人充任府、州、县学的教官。宋明朝廷的科举政策(     
A.有利于社会稳定B.不利于公平竞争C.完善了录取途径D.束缚了士人思想
2022-11-08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