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民族主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50527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不存在各自独立的国家,人民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15世纪分裂与动荡的局面不仅使市民阶级也使所有的人们渴望建立一种强大的政治秩序。通过宗教改革,摧毁了罗马教皇的一统权威,建立了服从国王权威的民族教会,一筑的基督教普世国家已被分成为很多独立的国家。伴随着王权的兴起,在思想战线上也进行着一场决战。他们以人性来代替神性,对宗教权威的攻击,把人从教会的迷信和服从下解放出来。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晚清时期,伯伦知理、洛克、黑格尔等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梁启超翻译和介绍了《伯伦知理氏论民族与国民》一书。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民族主义是“世界最光明正大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母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主张“五族共和”,倡导民族平等。他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请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如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宋文生《近代西欧民族主义与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比较浅析》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民族主义增强的表现和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晚清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知识点】 民族主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於小夷也。……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於俄,十倍於米,百倍於法,二百倍於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於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二   为了唤醒民族自觉与建构民族认同,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他明确地指出,当今的时代是“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

——摘编自徐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伦理嬗变》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于1919年提出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中华民族,由此屹立于世界主权国家体系与民族之林,成为世界国家之冠的思想。孙中山指出“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在此之后,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变,即由五族的平等、共和向一个多元一体的强大、繁盛的中华民族的积极目标转化。

——摘编自徐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伦理嬗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民族意识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2019-07-02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10月,梁启超发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提出:“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梁氏同时指出,西方民族主义已发达数百年,当时已进入民族帝国主义时期,我中国人民正受此民族帝国主义侵害。故“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1902年2月一4月,梁启超又在《新民从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更加明确地指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王先明《传统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界标》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成因。
2020-05-13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粮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

——摘自成崇德《论清朝碱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清朝对地图中ABCD四处“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的措施,简析清朝“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
2021-03-11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