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国共政权的对峙 > 土地革命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5058496
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追求.


(1)依据所学,指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出现的背景。并评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在近代民主革命史上,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

材料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3)材料三中的“星星之火”促使中国革命形成燎原之势主要因素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并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2021-05-18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历经磨难,开辟中国特色道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根据地一年多来,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当初对于上井冈山,党内有非议;跟随上井冈山的人,也有对红军能不能站住脚持怀疑态度者。

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必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予以回答。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实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围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总任务,国家需要在集中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人民民主,健全国家民主制度,以便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卷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所面临的困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是如何回答这个“理论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4年间我国“健全国家民主制度”的主要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020-09-25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就取,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蠲(免)除工商业各项服制;鼓励华侨投资,……1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1日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街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一一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政府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并分析该政府的建立及其施行的措施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
2020-07-13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