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51440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材料二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三 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四 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 000家跨国公司,35 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有63 000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达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麦道公司需要如此多的国家为其生产飞机零部件?
(2)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以上材料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请分别依据四则材料说明。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软实力”是“soft power”中文译名,也译为“软力量”。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东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软实力”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   有人说中美最终一定会冲突,我觉得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两国的关系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如国际金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还有打击恐怖分子,一定要合作才行。而合作的基础就是软实力,如果两国软实力提升,可以避免冲突。……中美现在的关系与冷战时大不相同。过去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没有巨额贸易的,但现在美中之间有很多经济往来;另外,现在还有约2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中美双方在软实力方面有许多可以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贸易和教育等各种管道,自下而上,形成互动。

——摘编自约瑟夫奈《软实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主题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宋时期软实力的表现。
(2)结合所学,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说明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约瑟夫奈“两国软实力的提升,可以避免冲突”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有利于我国软实力提升的国际背景。
2021-06-10更新 | 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有人说:“理想与现实并存”,我们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还应该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性,对于全球化的研究亦如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反全球化”的各种力量也在孳生、汇聚、增强,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世界现象。除了以召开社会论坛的形式抨击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外,除了频频以黑客身份攻击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官方网站和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各种全球性经济机构组织的网站以发泄自己对当前全球化的不满情绪之外,反全球化运动采取的主要形式应该说是针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及其控制的世界经济组织的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许朝兵《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材料二   综观当前的反全球化运动,有人认为,它的意义主要也就在于提出问题而已,因而,它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且不说各种分散化的反全球化运动组织很难统一起来,……单从反全球化运动人士提出的一些口号,诸如“全球化要具有人性”、“世界应该公平对待每个国家”,我们就不难发现,他们还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心存幻想。

——菲德尔·卡斯特罗《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材料三   正如现代科技进步催生了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一样,现代科技手段,还有各种非政府组织也极大地促进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巨大的科技潜力和创造财富与福利的如此非凡的能力,同时,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平等和存在如此严重的不公正。在通讯和距离方面使世界变得更小的那些令人惊叹的技术成就,同贫富之间和发达与不发达之间的巨大和日益悬殊的差距同时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智慧的一个悲剧。

——雅克·阿克《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   理解“反全球化”的视角很多,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从哪方面出发,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反全球化”并不是要反对全球化这种趋势。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是任何反对力量都无法逆转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人为反对所阻止不了的。况且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

——黄晴《危险的失衡》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反全球化的方式及局限性。
(2)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多个视角,以“全球化的发展与未来”为主题撰写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250字左右)
2016-11-27更新 | 2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图示: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的诸多因素示意图:


材料三   有专家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根据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全图片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个历史节奏。
2020-05-21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