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5192194
1987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所占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这反映出(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丧失B.改革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新阶段
C.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发展D.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凸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84年,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一份通知中说: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农民和家庭,发放《自理口粮户口簿》,统计为非农业人口。截止到1986年底,全国办理自理口粮户达到1633828户,总计4542988人。该现象
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途径B.与劳动力流动的客观需要相适应
C.助推了城市经济布局的逐步调整D.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018-02-06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80年12月11日,ー个19岁的小姑娘在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全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一一工商证字第10101号(如下图),此后不久全国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个体户现象”。这一现象
A.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权宜之计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C.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D.开启了市场经济法制化阶段
2020-06-07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88年,上海申新九厂的职工们看到,乡镇企业的棉纱要比申新九厂便宜得多。工人们感慨,用陈旧的机器,密集劳动的方式,创造了申新的业绩,但工厂却无法自主地在车间里添置一台新的纺织机。这反映出当时国企(       
A.发展落后于乡镇企业B.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
C.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D.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2022-06-24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