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8 题号:153084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很早就对劳动问题有所关注。春秋时期《诗经》里就有很多描述劳动的场景。尽管在古代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中,劳动者往往受到轻视,地位并不高。但也有重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思想,如战国时墨家与南北朝的《颜氏家训》就反对轻视农业生产劳动,重视农业知识的学习,批评士大夫“未尝目观起一垡土,耕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收”。古代统治者虽然轻视劳动和劳动者,但鉴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有重视劳动者的一面,即所谓“以民为本”。其重点关注的是劳动者整体。

——摘编自田守雷《中国主流劳动价值观变迁研究》

材料二   我国从1949年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斗争,终于解除了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让社会劳动生产关系、生产力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协调的发展,让我国的劳动力实现了以薪酬为工资的机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探索我国劳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劳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经济生活的影响。

——摘编自买买提·阿不拉《劳动价值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劳动和劳动者受到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者地位与劳动价值观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2·湖南衡阳·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

/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

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什么?有何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读材料二,分别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3)1937——1945年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8-09-02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明清时期,中西农业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实录》所载明朝最高人口数字只有7000余万。清朝人口数字相继突破2亿、3亿大关、至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耕地面积也在逐渐增长,明朝耕地面积最多时超过8亿亩,清朝则可能超过10亿亩。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农村,采用租佃制的地主因为地租上涨最快而获利最大,相反按照传统方式征收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却因此受到损失。租地经营的农场主和一部分农民不仅因为工资低廉和农产品价格高昂获得利益,还因为向地主缴纳固定货币地租而享有价格上涨的好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到16世纪末,英国已形成了一个富有的大租佃农场主阶级。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前期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农业经济新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2019-08-27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雾霾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近代中国知识界较早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取得一定效果。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措施。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代应对“霾灾”举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近代对雾霾产生原因的认识变化及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古代和近代治理雾霾的启示。

2018-11-05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