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5322081
宋代踏犁是介于耜和犁之间的耕地农具,踏犁轻便灵活,较好地适应了北宋诸多地区田块炭小、垦殖丘陵山地等复杂多样的农业生局面,时云“踏犁之用,可代牛耕之功半,比镘耕之功则倍”。据此可知,宋代踏犁的应用
A.解决了人多地少矛盾B.弥补了畜力的匮乏
C.体现了因地制宜特点D.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时期,促使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牛耕的使用
2019-06-13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基出土的“厩苑律”有这样的规定:负责饲养耕牛的厩苑,在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者,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寸要对主事者处笞刑十下。材料不能说明当时
A.较为重视农耕畜力的保护
B.耕牛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C.已有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员
D.铁犁牛耕是各地主要的耕作方式
2019-03-28更新 | 3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2021-09-28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