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2 题号:15323459
1938年秋宜昌沦陷前夕,卢作孚领导所创办的民生公司的船只(如图所示为民生公司的民生轮)进行了被誉为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大撤退,经过40天的奋战,将上海钢厂、大鑫钢铁厂、周恒顺机器厂、中福煤矿、大成纺织厂、武汉被服厂等一大批民族企业沿水路西运,为保存当时中国的经济命脉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这批民族工业最有可能随政府西迁至
A.延安B.遵义C.重庆D.西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解放战争后期,人民政府确立接管企业的基本方针是“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机构,但接管敌人的企业机构时,一般的不要打乱,应尽力保持完整以便于继续进行生产”,这一方针的直接目的是(   )
A.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B.促进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C.保持企业机构的完整D.证接收企业的平稳过渡
2021-05-20更新 | 1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从1944年开始,中国经济学界围绕经济建设路线展开讨论。有学者认为:中国不能追随英美自由经济路线,也不能效颦苏联的计划经济路线,应当综合英美和苏联双方的宝贵经验,创造第三条路线。受此影响,国民政府
A.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C.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D.大肆出卖国家经济主权
2022-05-31更新 | 2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A.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B.缓和了官方与民间资本的矛盾
C.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2020-01-07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