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15334831
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这不同于近代西欧农具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用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
A.政府不注重对农具的改进B.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性
C.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
【知识点】 小农经济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北宋时,男子在田间劳作,不避寒热,披星戴月;妇女则养蚕织布,一缕一寸地苦苦积攒。然而每到收成时节,则“公私之债,交互争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据此可知,这一状况
A.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民的勤劳B.必然导致农民与地主矛盾激化
C.很容易导致小农经济的破产D.是统治者完全放任剥削的恶果
2021-06-12更新 | 1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材料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
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
2019-04-10更新 | 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促进了奴隶主土地所有制成长
2021-10-30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