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其他热点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6 题号:153760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初十年中,中国人民经历了若干战事,身处“冷战”时期的热战前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试图打破国际旧秩序,逐步成为一支重要力量步入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统一了国民政府所不曾实际控制的广袤领土,增强了四亿至六亿人口的国民意识。其间,中央政府借助国际法的主权概念,借助民众长期饱受外国侵略掠夺之苦的心理和日益升温的国际“冷战”形势。整合了新的认同共同体,重塑社会结构,使得一个个“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摘编自吕迅《国民与国家:新中国主权确立的社会意义》


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认同”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2·河南新乡·二模 查看更多[4]
【知识点】 其他热点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试从上表中提取一条关于《人民日报》所刊商业广告变化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消晰、论据准确、逻辑严密。)
2019-02-20更新 | 6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节日假期

汉代冬至和夏至各休五日,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放假的节日
唐代开元七年令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将二十多个节日规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并给予四十天左右的假期。其中,元日、冬至各放七天;夏至、腊日各放三天,正月七日(人日)正月十五、正月晦日、春社、秋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上巳节)四月八日(佛生日)五月五日(端午节)初伏、中伏、末伏、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十月一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各放一天
宋代宋初规定,岁节、寒食、冬至三大节各放朝假七日;圣节、上元、中元各放朝假三天,春社、秋社、上巳、重午、重阳等十八个节日各放朝假一天,夏至、腊日各放朝假三天。神宗元丰五年规定了长达七十六天的节假日
明代明初元旦和冬至(道教元始天尊圣诞)分别放假五天、三天;永乐年间又增加元宵节(佛教习俗和道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并给予十天的假期
清代假期十四天,即元旦七天,上元三天,端午节、中秋、重阳、皇帝诞节各一天

——摘编自张勃《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休假》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一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6-04更新 | 9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兴学育人之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物主要事迹
范仲淹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他办学堂、设义田、建义学,对族中子弟实行免费教育,激劝“读书之美”。范氏义学在教化族众、安定社会、优化风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新风尚。
李渭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人,著名的理学家,其任官期间,廉洁自守,尊爱百姓,晚年在家乡设“中和书院”讲学,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
田秋明朝贵州思南府城人,官至广东布政使,直言敢谏,廉洁奉公,他是贵州教育先贤,其功德卓著,业绩昭然,尤其是在贵州单独开科取士上,功不可没,此后贵州人才四起,一改贵州教育发展缓慢的局面。
蔡元培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革新北大,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使得北大成为世界一流高校,他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创办了多所学校,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张桂梅当代中国教育家,现任中国妇联副主席。情怀教育,心系学生,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1-08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