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58 题号:1551042
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使人类的脚步第一次从一个大陆跨到了另一个大陆,实现了汤因比所说的从草原到海洋的“革命性变革”。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因此,没有地理大发现就不会具有经济全球化萌生的前提条件。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
材料二: 世界性网络,从1890年之后变得更加紧密。虽然从地理范围上看,它只是稍稍有所扩展而已,但是交往的规模和速度却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主要是由来自技术的——还有政治的——各种变革所使然。            
——(美)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材料三: 1929年以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政策宣告了一种全球化倒退趋向。那些自给自足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似乎最具有安然渡过难关的能力。意大利所遭受的损失就要小于其他国家,苏联似乎也是如此。                      
——(美)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地理大发现对经济全球化影响。
(2)世界性网络,除了1890年之后变得更加紧密之外,在1990年之后也明显地更加紧密。请从“技术的”和“政治的”方面说明这两个时间节点世界性网络更加紧密的原因。
(3)1929年以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哪些政策宣告了一种全球化倒退趋向?二战后初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重建全球化并对这些措施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材料三   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由泰国迅速波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拉丁美洲各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冲击……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及东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材料四   2008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经济危机。11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反映的局面,西方大国做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纪律回归”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2021-07-01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地理大发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皮毛,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760年后,南北美洲土著居民的总人口在一个世纪以内下降了90%到95%,取而代之的是欧洲和非洲的移民浪潮;地理大发现还推动中国造纸术的迅速传播,1576年传至莫斯科,1586传至荷兰,以后很快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地理大发现带来世界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是以往的交往所无法比拟的。

——摘编自萧国亮《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纺织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推动运输工具的改进,铁路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英国1838年拥有500英里铁路,1870年就拥有了15500英里铁路;与此同时水上运输也获得快速发展,1840年欧美之间建立了一条横跨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1866年,人们铺设了一条横跨大西洋的电缆,建立了东西半球间的通讯联络……工业革命产生了剩余资本,这促使各强国去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场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IMF预测,1993年——2013年,全球贸易翻了5倍,其中四分之三是复杂供应链带来的,例如一杯普通的咖啡需要18个国家的29家公司协作生产;过去五年,国际航空业每年增长6%,外版非虚构类翻译书籍在中国每年至少会推出5000本,这只是思想全球化的冰山一角。

——摘编自《经济学人·商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2020-09-10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材料二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3.6亿消费者,每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   1991年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和技术转让的三分之一。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有20%是在国内进行。

——以上资料均摘自孙颖、黄光耀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五   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
(2)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
(4)你如何看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
2020-11-01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