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5525013
如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巩固了统治基础
C.清除了世族特权D.固化了社会结构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代之前谱牒的修订主要由民间完成,政府一般不进行干涉,但唐代以后,则主要为官府修订,特别是唐高宗、武则天把“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士流” 编入《氏族志》。 这一改变(  )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强化了门阀士族政治
C.引发了选官制度变革。D.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
2020-06-05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
C.“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D.“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2017-10-29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凡被礼部考试录取的考生均须经过殿试,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无须再经吏部其他选试。殿试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定出名次。自此以后,进士均为“天子门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门生,下列对这一做法政治意图的相关解释最合理的应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君主用人权威
C.重组中枢机构架空外朝D.彰显殿试的权威与地位
2020-02-03更新 | 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