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祖国统一大业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2 题号:1553150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况昔日郑逆所以得负抗通诛者,以台湾为老巢,以澎湖为门户,四通八达。今地方既为我得,在官兵,星罗棋布,风期顺利,片帆可至,虽有奸萌,不敢复发。

——摘编自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

材料二   当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如果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甚至可能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一国两制”使香港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尽管它保留了另一种制度。

——摘引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台湾收复之于清朝的战略意义,结合所学,指出台湾收复后清朝对其建设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香港“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的国内意义,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为“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所做的努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一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湾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总长169.5公里的柏林墙。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存在50年,甚至l00年”。谁也不知道,丧钟即将为柏林墙敲响。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其根本出发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其倒塌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017-05-09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 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五 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导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一,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1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19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三国搞地区霸权主义,中越关系日益恶化。1979年美国总统的选举战即将开始,候选人里根的言论相当亲台。美国总统卡特为了防止美国极右势力和台湾当局破坏中美建交谈判,决定谈判秘密进行。谈判从7月5日开始,先后举行六次。12月1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向与会者明确告知:“我们想同美国在明年1月1日达成建交协议”。从12月初起,谈判的步伐加快了。

——摘自吴建民《顺势:吴建民谈外交》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一天(1979年1月1日)向世人宣布:“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现在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谁也不能回避,谁也不应回避”。——同时它也确立了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对台工作的方向,唤起了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责任与希望。

——乐美真《对台政略思考》


(1)概括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美建交秘密谈判在1978年7月启动并快速推进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天”发生的影响中国外交与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事件。简述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进展。
2019-08-27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