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3 题号:15542066
唐朝专门制订了各种形式的监察法规。唐玄宗开元年间将西汉的监察法规“六条同事”发展为六察法》,内容不仅涉及官吏的政绩,也旁及官员的品行,才能,学识等方面,规定;“诸诬告人者,各反坐,即纠弹之官,挟私弹事不实者,亦如之。”这说明唐代监察制度
A.机构完备,职能健全B.选官慎重,考核严格
C.依法监察,立法全面D.以卑察尊,以轻制重
2022·河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宋代以前,谏官和御史(又称台官)分别负责谏诤皇帝和弹纠宰相百官,宋代谏官转向了与御史一样以监察弹奏宰相百官为主,史称“台谏合一”。宋代“台谏合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精减中央机构人员需要B.强化皇权专制统治的需要
C.加强对官员控制的需要D.制约宰相部门权力的需要
2022-04-30更新 | 3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在汉代,御史大夫下属的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唐朝时专责监督皇帝的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专门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反映出
A.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专制皇权趋向强化
2016-11-27更新 | 2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汉代对地方的监察主要由各部刺史负责,他们依据《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其实际监察对象仅针对二千石以上长吏和地方豪强,低于二千石以下的地方官和“六条”以外的事项,均一概不问,而由地方长官去处理。这体现出汉代地方监察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B.庞杂且干涉地方政务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消除了干弱枝强局面
2022-04-02更新 | 3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