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内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15559425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由此可知明朝内阁
A.具备与隋唐宰相相同的权力B.已拥有明朝最高决策权
C.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D.能够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知识点】 内阁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祖制不可变,天意不可逆”的政治思想影响下,明朝有阁臣上疏:“天下大器,帝王大福,器久则必做,福盛则必衰。”因此“天变之时”,阁臣应用票拟、辞职、劝谏、拒不草拟诏书等办法以“抗衰”。明朝阁臣的这些主张(       
A.促使中央决策执行效能显著提升B.致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C.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节君主政治D.表明内阁阁臣左右君主决策
2022-07-01更新 | 2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太祖“访近臣而求士,得尔诸儒来朝”,同时又规定每人上班一旬,便休班一句或二句,不让辅官中任一人自始至终负责处理军政事务。这一规定
A.表明内阁已经确立B.旨在提高行政效率
C.旨在加强君主专制D.重视官员的相互制衡
2022-04-17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自是内阁权日重,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说明内阁
A.设置的目的为防范六部专权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只做顾问无权接触军国大事D.地位变化取决于君权的需求
2019-12-21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