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15628692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铸钱1900万贯,工部铸十分之六。令“黄铜照例行户部买办”,以供铸钱之用。以上铸造,共需用工料银3282万多两白银,而户部太仓库只贮有153万多两银。由于一时无法筹措出这么多的银子,只能改为每年陆续铸造。这一现象(       
A.确立了白银合法地位B.强化了政府对货币的垄断
C.是白银货币化的结果D.表明当时货币体系较混乱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同学在写历史小论文,其中涉及“明清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A.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形成
B.商业活动的时间、空间限制开始被打破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普遍出现
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
2019-05-07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为乾隆年间关于短工市的部分记载,由此可知
时间地点概况
乾隆元年直隶大兴雇工辛大“上街卖工夫
乾隆二年广东钦州雇工梁连贵“在峒利墟觅工”
乾隆十三年山西阳高雇主张世良、梁祝“在街前觅人锄地”
乾隆三十七年四川营山县雇工厂云俸“在西桥场寻工”
乾隆三十八年奉天开原雇工徐兼忠,进城到“功夫市”卖工夫

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雇佣关系产生B.农业生产中已出现雇佣关系
C.雇主在雇用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D.农村地区租佃关系较为普遍
2021-03-10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比较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B.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C.人们对于外国稻米的喜好
D.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2019-08-11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