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0 题号:15661157
下图是苏联(俄)历史上某一时期经济体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
除了农业外,几乎对全部经济(包括对超过5人的小企业)都实行国有化,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国有制企业(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实行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

A.1918-1921 年B.1921-1927 年
C.1928-1956 年D.1956-1964 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31年,斯大林在经济工作人员会议上的演讲中提出要规定差别工资,刺激工人上进,并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斯大林的这一提议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动摇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C.推动新经济政策不断深入D.意在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做法
2020-03-18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苏联在实施“四五”计划期间(1946—1950年),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西方舆论断言的“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不攻自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苏联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C.苏联“斯大林模式”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D.美苏争霸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题
2020-04-14更新 | 2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社科院前院长胡绳曾讲道:“苏东社会主义崩溃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原则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定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确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通过
B.是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农业,从而造成重工业的落后
D.最高苏维埃成为形同虚设的表决机器
2022-08-04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