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党史专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8 题号:1568508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八条规定“提倡国民体育”,以使国民有健康的体格和强壮的体力参加国家的建设事业。

1949年,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强调“国民体育”,通过体育运动“把我们的国民都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

1951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公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体操节目从1951121日开始播放,各地人民广播电台陆续开始播放。

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同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报告《为国民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提出体育运动普及化、经常化发展要求。

1954年、1957年,国家颁布了第二套、第三套广播体操;1963年公布第四套广播体操,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止,1971年第五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

1959年、1965年、1975年,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举办;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召开,此后每四年召开一届。

1982年宪法明确以群众体育发展促进人民体质增强的要求,确定了新时期体育发展的任务。

1994~1995年度国家首次发行10亿元体育彩票。筹集3亿元资金主要用于补充13项大型赛事的举办经费的不足,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通过体育与医疗、教育、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新增长的要求。

2018年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体育投资,体育投资增长16.3%,高于教育投资增长的11.2%,卫生投资增长的13.8%。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等


根据材料,采用新的时间尺度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知识点】 党史专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的道路自信基于历史的选择和中共的成功实践。阅读材料:

材料   中国封建社会自身的没落、人们思想守旧、政治腐败的内在因素,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向外扩张结合形成的历史合力,完全阻断了中国社会缓慢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时机和可能性。这种合力的作用,既注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又激起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探索。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上杰出的革命人物和思想家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由此产生了新的合力运动。这种合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为新的历史主体的一方,与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为另一方进行斗争而构成的新合力。中国既已出现新的历史主体,就必然出现新的道路的探索。

——摘编自陈先达《历史合力决定中国的道路选择》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分析中国最终没有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道路选择的认识。
2021-02-03更新 | 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几经变化,记录了不同时期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等内容。1927年10月,毛泽东拟定的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1939年,陈云起草中央组织部修改的入党誓词是“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谨誓。”1947年,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印制的入党誓词为“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妥协,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

新中国成立前后,入党可自拟誓词,广为使用的入党誓词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该誓词明确写入党章并一直沿用。

——摘编自王为衡《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沿革的历史启示。
2021-04-01更新 | 2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1年,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确立了许多为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原则,但其中有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特别是农村实际的内容,如:片面强调劳动者利益,照搬照抄苏联的劳动法规,机械地规定了过高的劳动条件和物质福利待遇。这种劳动政策在实践中给苏区经济和红色政权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1933年初,张闻天、陈云进入中央根据地后,对此有所察觉,提出了修改意见。同年101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重新颁布劳动法的决议,对原劳动法中不切实际的条文作了修改,降低了经济要求,增加了必要的灵活性。新《劳动法》颁布后,减轻了私营企业的负担,缓解了劳资矛盾,从而对稳定苏区的私人企业,发展苏区经济,巩固红色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中共中央修改《劳动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3年中共中央修改《劳动法》的影响。
2021-04-24更新 | 2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