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8 题号:15745723

材料一 从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三省到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被那些从不接受上次和约的国家发动起来。193991日,德国入侵波兰。93日,英、法对德宣战。三十年里第二次欧洲战争爆发。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其他轴心国的傀儡国家也跟着宣战了,至此一场全球战争形成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插图第10版)》

材料二1931年日本侵略满洲以来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以及同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开始用武力破坏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而签订的帝国主义各国瓜分势力范围的协定,使得瓜分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进入第一个阶段。而欧洲大战的开始,则使其进入第二个阶段。19416月德苏战争爆发,同年12月日美战争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波及全世界的大战。这次大战是四种战争的重叠:第一种是日德意三国对各自附近的弱小国家和民族进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第二种是美英法等对日德意的帝国主义相互之间的战争;第三种是德意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侵略战争;第四种是针对日德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摘编自[日]井上清《日本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历史学家对二战研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两种认识的理解。
【知识点】 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迁自幼受《春秋》影响颇深,继而作《史记》,形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崇高抱负。《史记》作为一部历史巨著,是一部政治、经济、文化、人物、风俗、地理等兼容并包的“百科全书”。司马迁记述历史,“其文直,其事赅,不虚美,不隐恶”,坚持直笔,展示了他一代史学大家的治史态度。

——摘编自张迪《司马迁与司马光史学思想的比较》

材料二   司马光曾叙述了《资治通鉴》的总纲:“臣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为编年一书……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书记述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一系列史实,将明君、忠臣、良将、循吏等种种条教方略,详备记载。司马光以“信史”作为基本要求,既歌颂历代统治者光荣的政绩,亦记述昏君的残暴及人民的反抗,“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

——摘编自伊兜《伟大的〈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司马治史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为史家应包括的品德素养。
2023-12-11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士绅被称为文化地主,在“皇权不下县”(国家的行政统治只达到县这一级)的传统中国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

材料一士绅拥有知识和功名,享有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代表国家控制基层社会;他们在地方上承担着多种社会职能,主宰着民众的社会生活,处于官民中介的位置。

——张羽净吴超《近二十年来国内明清士绅研究综述》

材料二在科举制的条件下,士绅形成主要有如下途径:第一,有些人只获得较低的功名,仍居乡间,成为士绅的重要来源;第二,获得一定功名,在进入官府之前,他们居于乡间,也多半为士绅;第三,曾获某种功名,返归乡里的退休官员大多成为士绅;第四,世代不断有人在朝廷中做官或成为书香门第,其子孙也可能借此取得士绅的实际地位。

——摘编自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完成要求:
(1)据材料指出士绅形成的关键途径及其职能。
(2)为进一步研究士绅还需继续搜集史料,请从史料类型的不同表现形式方面指出需搜集的史料,并说明理由。
2020-11-14更新 | 1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匠人营国

材料一 《周礼·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文献,其成书年代大致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王城布局,该文献提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材料二 周公是兴周灭商﹑辅佐成王和创立周代礼乐制度的元老重臣,其封国为鲁。根据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如下表。

形态特征考古实测资料
长宽东西约9里,南北约7
城门已发现南面2门,东、北、西各3
道路东西、南北向各有五条干道
核心功能布局宫庙居中,面朝后市,居民区居东,墓地居西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献记载的王城布局与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的差异,并结合所学推测原因。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周代鲁城考古发现的价值。
2022-04-30更新 | 4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