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孙中山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15755398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1905年又将“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A.种族革命的倾向B.狭隘的民族观念的引导
C.民主革命的需要D.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提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孙中山说“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与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主张
A.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C.地方政府有高度自治权
D.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
2019-10-21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参照作者这种思路,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需要
B.西方“民族自决”思想在中国传播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D.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016-11-27更新 | 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孙中山曾自述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事迹者,由吾所独建而创获者”根据所学判断,下列选项能够准确对应孙中山自述中“因袭”、“规抚”、“创获”的是
A.民本思想民主共和政体五权分立
B.科举制度君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
C.监察制度开明专制民族主义
D.察举制度启蒙思想三大政策
2019-11-07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