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4 题号:15764473
1958年,美国学者在调查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时指出,苏联人民对土豆的需求量最大,60%的人不买水果,25%的人不买生菜或其他蔬菜,肉、蛋、牛奶的消耗更低。这体现了
A.苏联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B.当时苏联在与美国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
C.苏联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的发展
D.经济大危机造成了苏联经济结构的失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俄罗斯学者麦德维杰夫认为,20世纪的俄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各种条件不完全具备,但这并非不能弥补,是斯大林模式的出现使得苏联丧失了机会,苏联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麦德维杰夫意在强调
A.社会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俄国根本行不通
C.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模式D.俄国没有找到一条合理的社会主义道路
2021-08-23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当人们运用马克思的理论观察时发现:“苏联社会几乎根本先法用正统的马克思术语进行解释,也就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坐标上苏联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具有特殊性B.苏联解体具有历史发展必然性
C.马克思理论无法解释苏联社会现象D.苏联共产党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2022-02-17更新 | 1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据下表可知,苏联实行计划经济

项目
增长情况
一五计划(1932年比1928)二五计划(1937比1932年)
国民收入增长86%增长>100%
农业总产值增长54%
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增长1.32倍
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8%提高82%

A.使得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B.为苏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C.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D.导致苏联的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021-07-10更新 | 2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