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2 题号:15769629
钱穆曾说:“一段历史的背后,必有一番精神,这一番精神,可以表现在一人或某几人身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籍中的杭州人

材料一

内容

来源

一在栖霞岑西,祀明杭州前卫指挥陈善道、吴懋宣,冠带总旗张儒;海宁卫指挥满朝、采炼、马呈图,千户王继隆……一在栖霞岑东,改凤林寺为之,祀明游击将军宗礼;都指挥邵昇;指挥佥事姚泓;赠指挥佥事于岳。皆以倭变阵亡柘林三里桥等处。

[]陈善等撰万历《杭州府志》

明代杭州人在科举考试中每县平均状元数相当于全国每县(或卫)平均状元数的约18.32倍;杭州府附郭每县进士平均数相当于全国每县(或卫)进士平均数的约10.7倍;每县会元之平均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7.5倍。明代杭州人在科举考试中每县平均状元数相当于全国每县(或卫)平均状元数的约18.32倍;杭州府附郭每县进士平均数相当于全国每县(或卫)进士平均数的约10.7倍;每县会元之平均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7.5倍。

[]郑沄修等撰《杭州府志》等

载国子监生陈璋,钱塘人何伦、柴望、徐琦等多人事迹。“天性纯孝”“天性孝友”“为人明敏有断,务持大体,时论颇重之”“清介持正”“清廉自持”“质任自然,不为矫饰,而言动必依于理”等赞誉之词屡见不鲜。

[]徐象梅《两浙明贤录》等

材料二   1601年利玛窦来到北京,带来了世界地图。李之藻(杭州人)接触此图后,为其征服,不仅研究之“孜孜尽年不舍”,而且“歉前刻之隘狭,未尽西来原图什一,谋更恢广之”,从而促使利玛窦再对原图进行增改,对中国人地理知识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据[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杭州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并简析其成因。
(2)对于明代杭州人形象的研究,应如何看待材料二的价值?
【知识点】 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璨(1686一?),字閽公,清绥德州(今薛家峁乡元条村)人。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进士,先后授翰林院庶吉士、检讨,任《大清一统志》纂修官。

雍正二年(1724年)改任《政治典训》纂修官。

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时值都城附近受灾,雍正诏令借工代赈,修葺城垣13处,张璨负责修葺保定府所属高阳(今河北高阳)县城,因计划周详,深得雍正旨意。

雍正四年(1726年)三月又修筑沧州至青县(今河北沧州至青县间)的一段运河水利工程,受到雍正帝诏见,朱批:“人着实正气,上中,可大用者。

雍正五年(1727年)二月,任两淮盐运使,任上剔除弊端,多方发展盐产,为盐区士绅崇敬。

雍正六年(1728年)任直隶按察使,次年调任湖南按察使。当时,湖南境内有1000多名江西人因“聚谋不轨”,尽行拘捕。张璨到任,周密调查,得知大规模聚集“实系众商分建会馆,约请乡党同来庆贺,并无作反之意,遂尽释放”,他还削黜错办者职务,各级官员深服其胆略。

雍正九年(1731年),升任湖南布政使,历时10余年。

乾隆九年(1744年),监察御史谢济世被诬劾革职,张璨受牵连,同遭革职,罚修京北顺义县城垣。工程结束,归家闲居。及谢案平反,张璨已故。

——改编自中共绥德县委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德县志》(2003年)

(1)若以康雍乾时期的时代特征为研究对象,指出材料的史料类型,并对其史料价值的大小作出合理的评判(只作判断,不谈理由不给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康雍乾时期的任一时代特征,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体现时代特征,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6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口述历史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油田三位老工人口述实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口述人口述内容
许万明这个时候,天很热了,打到700米时,这口井就发生了井喷,泥浆枪坏了,不能用了。我们队长(指王进喜)看到池边的水泥,就大声喊“赶紧填水泥!”可填下去的水泥不能很好地和水融合,就把泥浆池的下水龙头堵住了。这个时候,队长喊我“小鬼,赶紧下去,把下水龙头扒开!”队长喊完我,我就看见他跳进泥浆池里,随后又跳进去几个人,一共是5个人好像。
王廷锦冬季的天气极端恶劣,白天零下三十六七摄氏度,有时能达到零下42摄氏度,我们的手必须戴上棉手套,如果不戴,一接触钻机等设备,就把手冻在上面了。如果不小心使劲一拉就粘掉一块皮。天太冷了,人吃不饱,就更不抗冻了。后来,手上戴棉手套都不行,就只能戴皮手套皮帽子。
李连举1962622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庆油田。)在配电室门口进来一帮记者照相,旁边跟班的对我说:“李师傅,他是周总理,周总理来!”周总理后面跟着余秋里、康世恩等一些不同职务的领导。周总理他们看见人就握手,详细地问,认真地听。这时我发现周总理穿的衣服一点都不特殊,好像还不如我们穿得好,他的衣服领子和鞋面都有补丁,但很干净利索。我的心不觉一振,不愧为人民的好总理,和人民一块同呼吸共命运。

——据陈立勇等主编《大庆石油会战口述实录》


(1)“大庆精神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是同频共振的”,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合理解读。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表中口述史的史料价值。指出若全面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在史料运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2022-04-15更新 | 3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丁晋公谈录》是一本谈话录,具体来说,是潘汝士笔录的宋真宗时期权臣丁谓言谈的一部笔记。其中记载,(赵普)忽一日奏太祖曰:“石守信、王审琦皆不可令主兵。”上曰:“此二人岂肯作罪过。”赵曰:“然此二人必不肯为过。臣熟观其非才,但虑其不能制伏于下。既不能制伏于下,其间军伍忽有作草者,临时不自由耳”。太祖又谓曰;“此二人受国家如此擢用,岂负得朕?”赵曰:“只如陛下岂负得世宗?”太祖方悟而从之。司马光在其语录体笔记《涑水记闻》中描述了杯酒释兵权的详细过程:七月初九日,上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酒酣,上曰:“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不可得也。……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守信等明日,皆称疾,请解军权。上许之。元朝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官修的《宋史》中记载:六月甲午,皇太后崩于滋德殿。国丧期间,当时规定,全国不准饮酒作乐。建隆二年,石守信移镇郑州(今山东郑城),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诏赐本州宅。


(1)辨析上文所引史料,指出能够认定的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丁晋公谈录》《涑水记闻》与《宋史》对杯酒释兵权记载不同的原因。
2020-09-20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