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8 题号:15787203
1956年前后,中国有些地区的农民们反映,“共产党领导农民办合作社,增产粮食,什么都好,就是不准搞副业不好”。据此可知
A.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B.“一五”计划期间存在“左”的错误
C.农业合作化改变所有制结构D.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比例失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入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可推断出
A.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
B.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
C.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
D.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
2017-03-01更新 | 3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955年,为了减少城市消费人口和粮食消费量,上海将城市中数十万非生产性人员疏散到江浙皖等周边农村,并安置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中。这一举措
A.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B.克服了严峻的粮食危机
C.旨在缓解农村劳动力的不足D.适应了国家工业化需要
2020-12-29更新 | 2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55年8月, 国务院在总结两年来统购统销的经验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城镇“居民口粮、工商行业用粮和牲畜饲料用粮,均按核定的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这一政策
A.调整了国民经济基本结构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使农村和城市联系加强
2020-11-04更新 | 2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