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7 题号:158100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北京的清政府正式颁布了国歌《巩金瓯》。其歌词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注:比喻欢悦),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注:怡然自得),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该国歌的歌词出自严复之手,乐曲则由清宗室溥侗选自康熙、乾隆时期遗留的皇家颂歌。

19122月,刚刚成立不久的南京临时政府也正式颁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五旗共和歌》。其歌词是:“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和分析这两首国歌产生的背景。
(2)如何评价这两首国歌的意境和情怀。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武昌起义爆发后,为挽救垂危的统治,清政府资政院(带有国会性质的机构)仅用三天就起草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2条》,简称《十九信条》,采用英国虚君共和制模式,皇帝权力大大缩小,国会与责任内阁权力大为增强。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位继承顺序也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国会议员由国民公选。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国会有权弹劾总理,总理也有权一次性解散国会。

——整理自王立民《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十九信条》出台的历史背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修订的《十九信条》进行评价。
2017-04-17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时搜集到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诏书》(1912.2.12

材料二   辛亥革命看起来并不像我们认为革命应该是的样子。真正的原因在于,从许多方面来说,它都未带来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未来。新生的“中华民国”并不是共和主义的,尽管帝制政治架构崩溃了,但许多前清官僚仍稳居原位,文化、社会与经济也貌似毫无改变。当然,它们在发生变化,但却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

——【美】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比较以上三则史料,分别说明其各自的史料价值。

材料四


袁世凯与各国公使合影。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久,曾经明确拒绝孙中山的“五国银行团”(加了日本)随即放款2500万英镑

材料五   以下为19125月孙中山与香港《士茂西报》记者的一段谈话。

访员曰: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

孙曰: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


(2)结合材料四、五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

材料六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2021-11-14更新 | 2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见下图)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

材料三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程氏遗书》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生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试分析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2)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是怎样使“环球心折”的?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
2021-11-03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