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5833685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曾着手编修清史,但赵尔巽编的《清史稿》因是“史稿披露”的“应救之急”,其中疏漏很多,被史家引为憾事。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呼吁重修清史。2021年,由著名史学家戴逸主编,采用白话文体裁的史学巨著《清史》正式问世。有学者认为,史书以文言文更契合史料,所以,这部《清史》失去了传统史学的特色。但也有人认为在外国清史研究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使用白话文,更有利于学术交流与民众阅读。由此可知
A.《清史稿》疏漏很多,几无史学研究价值
B.《清史》问世,标志着清史研究尘埃落定
C.史书应坚持传统史学特色,重视史料实证
D.文白体裁各有短长,史著可兼顾学术与通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貲(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貲一盾。”由此可见
A.文献记载缺乏可信度
B.考古发现才能佐证历史
C.史料不一致使存疑历史
D.出土文物可印证补充历史
2019-05-15更新 | 1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者朱孝远在《近代欧洲的兴起》中提出:“1517年时的教会并不比两个世纪前的教会来得更腐败,僧侣也没有比过去更加道德败坏,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些现象的后面还有着更加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据此可知
A.析历史事件可以不看表面
B.社会环境决定宗教改革的发生时机
C.历史事件的起因需多元理解
D.历史事件爆发兼具必然性和偶然性
2018-11-23更新 | 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史籍浩瀚,如果要了解对此类书籍的评论,最好参考
①《史记》
②《资治通鉴》
③《史通》
④《文史通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8-09-01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