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 题号:15886328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希特勒上台后疯狂扩军备战后的行动。

材料一       限制德国军备。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德国海军只许拥有轻型战舰。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

——《凡尔赛和约》相关规定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材料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外交政策对中国及整个国际局势都有很深的影响。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立”政策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美国虽为形势所迫卷入两次世界大战,但在此期间孤立主义思潮在美国外交中占据主导地位,达到了高潮。

1914年一战爆发后,威尔逊认为这场战争是美国人生活以外的他国事务,与美国不相干。

他认为利用中立立场,从美国利益出发,“把美国商人的企业带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和平而体面地征服国外市场,是美国合理的雄心壮志。”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达到了高潮。首先因为,1929—1933年空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美国人的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到了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上,无暇它顾。其次,美国公众对欧洲人赖债不还的行为愤愤不平,从而有意疏远了与欧洲的财务关系,以避免卷入欧洲事务,最后,一战对人民的伤害还未愈合,广大民众憎恶战争,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广泛兴起。人民相信,凭借美国优越的地理条件,只要不主动介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就不会被拖入战火。虽然此次孤立主义思潮比较强大,但最终的事实证明美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珍珠港事件,敲响了孤立主义的丧钟,也标志着美国中立政策的结束。

——摘编自刘伟《从两次世界大战看美国“中立”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推行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推行中立政策的影响。
2020-05-22更新 | 1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慕尼黑协定前,在当时各种力量那样配置的情况下,有可能预防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有可能建立一个反希特勒侵略的统一联盟;这个联盟可联合各种不同的力量,首先是联合苏联和在英法两国试图同苏联人民寻找共同语言的各界人士。但慕尼黑使建立这种联盟的一切企图遭到最严重的打击。西方列强在慕尼黑协定中背着我们同德国和意大利搞协议。
——转引自[苏联]沃尔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
材料二英法与苏联的谈判是在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违反慕尼黑协定出兵占领捷克全境的情况下进行的。苏联建议召开苏、法、英、波、罗、土六国会议,讨论共同制止德国侵略问题。4月17日,苏联又进一步提出英法苏三国结盟抗德“八点建议”。苏联的上述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在制止战争保证欧洲安全方面肯定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英法两国从传统的欧洲主义立场出发,排斥苏联参与欧洲事务,同时只要求苏联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却不保证苏联的安全。
——摘编自张小兵《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与二战的爆发》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在二战前夕转而实行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
(2)简要评价苏联在二战前夕实行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
2016-11-27更新 | 1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

材料   19285月选举,纳粹党在全部3100万张选票中仅获得81万张,在国会491个议席中只占12个议席;19309月选举,获得640万张选票,占总选票的183%,l07个议席。19327月选举,达1370万选票,占全部选票的373%,占230个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材料       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蒙难最多的国家,莫过于德国。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工厂纷纷停工,有600万人失业。萧条也促使德国人普遍厌恶凡尔赛条约。许多德国人认为,正是德国从协约国那里得到的战后处理才造成德国的破产。中产阶级对经济制度及其未来完全失去了信心。人数众多的中等群众把共产主义看做是对自己的致命打击,便绝望地东张西望,寻找某个人把他们从布尔什维主义中拯救出来。       

——(美)R.R.帕尔默《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

2022-05-26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