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5912591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苏联,社会聚焦于科学成就,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多视为“过去的残余”,有些古老的建筑(如教堂)甚至因被视为有害的存在而被捣毁,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保护历史遗迹的倡议但并未引起政府重视。这说明,此时的苏联
A.文化保护政策呈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
B.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待加强
C.民间社会缺少对历史文化遗迹的必要认知
D.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B.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2016-11-27更新 | 3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的重要特征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国家对经济进行间接管理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D.优先发展农业和军事工业
2022-04-08更新 | 2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人把苏联某一探索社会主义的实验叙述为“粗放和浪费的经济和政治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完全取消了依据社会效益来评价成果……将行政命令方法与国家恐怖手段相结合,甚至组织大规模镇压和建立强制性劳动的集中营”。以下选项分别对应苏联(苏俄)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实验,与材料所述相对应的是
A.“追随理想的实验”
B.“面对现实的实验”
C.“回归理想的实验”
D.“破茧未成的实验”
2017-12-15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