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15914825
苏州某秀才回忆1895年时写道,“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其他该研究的学问呢!”这反映出当时
A.国人的民族危机感加剧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民间反帝爱国运动高涨D.科举制束缚了人们思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7-11-07更新 | 2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甲午战争后,法、俄、比结成同盟与英、德、日集团争夺对华贷款权;同时,法国又与竞争对手英、德、美签订协议组成四国银行团,不惜“牺牲盟友利益”共同瓜分对华贷款份额。这表明当时
A.瓜分中国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共识B.列强间的矛盾减轻了清朝赔款压力
C.列强积极帮助清政府化解财政危机D.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
2021-07-07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894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复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
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B.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
D.力求坚定民众抗日信心
2018-11-24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