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0 题号:15925475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1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还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主要点,从十个方面作了概括,实质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成熟。《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


(1)概括《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作用。
(2)分析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背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部分五年
规划(计划)
重大事件及成就
一五计划
(1953—1957)
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 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五计划
(1958- 1962)
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国民经济增长最低-31%,最高32.2%,平均0.65%。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六五计划
(1981—1985)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出口额在世界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1984年的第10位。1982 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八五计划
(1991—1995)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速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199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 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由此进入“五年规划”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6 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2008 年8月举办北京奥运会。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5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累计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思想。

——根据共产党网《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整理


综合以上材料,从经济或政治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提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2021-05-07更新 | 30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某中学高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第一小组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不同时期各国实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做了几张资料卡片。

卡片一


(1)根据卡片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其依据是什么?

卡片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片二中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在农业方面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卡片三


(3)卡片三表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了哪些调整?其特点是什么?

卡片四


(4)20世纪50年代和1978年后,我国曾两次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两个时期我国分别学习了国外什么发展经济的模式,并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2016-11-27更新 | 5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9年,邓小平把过去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称为“开了大口”,很难顺利完成。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之家”的概念。后来,邓小平进一步对小康社会作了阐释:“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987年,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正式形成。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历程,基本上按照邓小平的战略设想和总体规划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总体小康水平已经基本实现,为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摘编自肖贵清、李永进《邓小平小康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小康之家”目标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2019-06-06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