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5934555
1984年,乡镇企业达到606.52万个,其中户办、联户办企业占69.3%。乡镇企业总收入为1537.08亿元,比1983年增长65.5%,1985年,户办、联户办的企业又增加600多万个,乡镇企业总收入比1984年增长66.9%,1986年,乡镇企业总数中户办、联户办企业占88.6%,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29.8%。其原因是
A.国企改革的进行B.市场经济的推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是1950 -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两国农业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B.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最终超越了苏联
C.苏联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很突出
D.国家政策不同导致粮食产量差距拉大
2016-11-27更新 | 3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南粮北调的格局。但到了80年代却发生了逆转,形成了北粮南调的粮食流动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C.国内物流体系的改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2023-03-26更新 | 3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78年以后,沿海地区许多闲散农民不再种地,他们“洗脚上田”,在广大乡村“点火”“冒烟”,经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工业作坊,逐渐发展为日后的乡镇企业。由此可知(     
A.农村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B.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支柱产业
C.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自由流动D.农村的经济活力得到激发
2022-12-11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