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90 题号:16199894
1928一1941年,苏联在治金、机械制造、机器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仪器仪表等工业部中新建了近9000个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这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苏联在短短十儿年里完成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据材料可推知(     
A.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B.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已经完成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一定优越性
21-22高一下·湖北武汉·期末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点是
A.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B.权力高度集中,缺少群众监督
C.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D.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2019-11-06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如图为苏联工业产量在全球的占比变动情况,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制度全面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B.斯大林模式适应了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
C.苏联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协调和快速发展
D.苏联注重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19-12-09更新 | 2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对斯大林模式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B.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C.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D.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有利
2019-06-21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