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6210194
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当务之急应做下表所示的三件事。康有为在这次上书中没有直接提开议院问题,而是主张开制度局推行新政改革。这说明(     
(1)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
(2)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
(3)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A.财政困难制约了各项改革措施B.维新派意识到变法阻力较大
C.维新派缺乏政治智慧急于参政D.新政改革未能借鉴外国经验
【知识点】 戊戌维新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晚清的经济支柱是一家一户的小型农业生产,文化是宋明理学的儒家教育,政治是遗传了两千年的中央集权。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工业文明,就像在桃树上嫁接苹果,绝不可能是朝夕之功。事情刚起步,应该给社会改革的受害者以消化的时间,否则就容易引起激烈的反弹,甚至把大多数支持者也推到了反对派一方。据此分析,戊戌变法(     
A.将宪制作为救亡的工具B.没有触动封建官僚体制
C.缺乏必要的主客观条件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022-11-27更新 | 3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中指出:“封建之运,东西所同也……然欧洲、日本,封建灭而民权兴,中国封建灭而君权强,何也?……人民复无自治力以团之理之,然则非行莫大之专制,何以立国乎?”其旨在(       
A.探讨君主专制形成的历史原因B.论证启蒙国民的现实必要
C.阐释君主专制与历史国情适应D.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2022-10-11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对陈宝箴所为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表明与康观点不尽相同
C.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湖南守旧势力气焰高涨
2023-04-13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