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6227234
1928年,一位苏联经济学家在《真理报》撰文指出,尽管过去3年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苏联出现了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似的却歪曲反映出来的“危机”:资本主义世界是生产过剩、求低于供,苏联则是商品荒、求过于供。由此可见,该作者(     
A.旨在揭露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
B.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有所反思
C.认为苏联应该加快建设的步伐
D.希望苏联尽快恢复新经济政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出版的许多书籍有关于苏联民众生活状况的描述:“他们想知道更多攸关生活的问题,像是薪水与住家环境等”;“当我们回家时,却没有电可用,也没有水”;“集体农庄农户减少,人们失去了对土地的兴趣”。这最能说明
A.苏联的改革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B.集体农庄推动了苏联的城市化进程
C.苏联经济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借鉴
2020-04-11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每双皮鞋或每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与材料描述最相关的是
A.斯大林模式B.多种所有制并存C.混合型经济D.市场经济体制
2019-12-03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分析下图数据可知,造成这一时期苏联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弊端B.赫鲁晓夫改革中推行急促冒进的政策
C.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与美国军备竞赛D.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2021-01-24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