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6233319
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机耕率由19%提升到71%、谷物的机播率由20%提升到54.3%,机械收割率由10%提升到43.8%。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
C.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D.工农业比例渐趋均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苏联已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2016-11-27更新 | 7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俄罗斯总统普京说:“显然,国家(苏联)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而这时的国家是                领导的。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材料中“                ”处应为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2019-05-22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1929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成投产,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这表明当时
A.苏联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技术
B.苏联适时把握了历史发展机遇
C.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D.美苏逐渐抛开意识形态分歧
2018-05-29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