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2 题号:162370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可可的传播巧克力源于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可可豆。

12世纪,玛雅人用捣碎的玉米和可可制成咸味的饮料。

13世纪,阿兹特克人征服玛雅人,从他们那里引种可可,学会了食用可可并加入辣椒及各种香料,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口感。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将可可引入欧洲,将可可豆磨成了粉,加入水和糖,加热后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成为社会上层人士显示地位的饮料,可可豆也成为美洲殖民地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

17世纪中期,“海上马车夫”荷兰垄断了可可贸易;同一时期,巧克力征服了整个欧洲,人们在饼干、冰激凌、糖果中大量使用巧克力。

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盖尔德麻尔森”号沉没,当时该船只总共运载了22.5万件来自中国的瓷器,其中巧克力餐具19535件。

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本杰明·富兰克林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甜点”,成为大众食品。

——摘编自【意】吉吉·帕多瓦尼等《巧克力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信息,在图中绘制可可(巧克力)传播路线图。(要求:在答题卡的图中用箭头“→”标示走向)。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可可(巧克力)的传播过程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黎巴嫩裔历史学家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说:“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上极盛一时的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后来,他们把其中许多文化传到中世纪的欧洲,唤醒了西方世界,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道路。在中世纪,任何民族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都比不上阿拉伯人和说阿拉伯话的各族人民。”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引发了近代欧洲的商业革命。欧洲与亚、非两洲的商业范围扩大,并开始与美洲有了商业联系。不同种类的商品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意大利的商业城市趋于衰落,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等大西洋沿岸的城市日益繁荣。海外贸易有利可图,新兴国家为了获取丰厚利润,采取出卖特权给私人企业的方式,代理行和特许公司随之发展起来。作为改变世界面貌的重大革命,商业革命成为工业革命的先导。

——摘编自曹顺先《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任何民族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都比不上阿拉伯人”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022-05-10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

——据钱乘旦、许沽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并且还要时刻应对可能爆发的希特勒对共产主义的战争,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的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而是要彻底破除西方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本质。因此,他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

材料四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据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简述“大帆船贸易”对各大洲发展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经济领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
2020-08-17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历史著作的目录(局部)

章节章节标题章节内容
23 欧洲人对世界各大洲的探险
近代早期亚洲的贸易和冲突
全球性的交流
24 罗马天主教会的分裂
集权国家的形成
早期资本主义社会
科学与启蒙运动
25新世界美洲的殖民社会
欧洲人在太平洋

请根据章节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给第23章和第24章两章分别添加合适的章节标题,并说明理由。(明确写出标题,说明充分,要点之间逻辑清晰)
2022-03-27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