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6266384
康有为著《我史》将公车上书没有成功归因于都察院,“都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但据茅海建先生《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研究表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据此可知(     
A.当事人的叙述真实可靠B.历史是随意建构起来的
C.虚假史料没有利用价值D.历史研究需要多方求证
【知识点】 戊戌维新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关于“公车上书”事件,康有为在其回忆录《康南海自编年谱》中明确记载自己发起和组织了“上书”行为;但史学家茅海建遍查清宫历史档案却未见其“上书”函件,认为“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由此可见
A.回忆录能准确记述历史事实B.亲历者自述更具可信度
C.历史真实追寻应当多方互证D.个人立场影响历史叙述
2022-01-23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严复针对当时一种“主流思想”,提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严复此言的目的在于:
A.从中体西用进行学术解释B.梳理中体西用的历史演变
C.从理学层面驳斥中体西用论D.依据传统理念质疑中体西用论
2020-03-13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其中创设了以下情景:在中国维新50周年的祝典日上,英、日、俄等各国元首及夫人来南京参加“万国太平会议”,在上海开设的大博览会上“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梁启超主要目的是
A.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B.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
C.旨在激发民众爱国精神D.致力于挽救民族的危亡
2020-04-12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