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4 题号:16292451
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
A.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B.苏联的经济体制落后于美国的经济体制
C.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
D.苏联的改革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
A.全面实行余粮收集制B.放弃工业化发展之路
C.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D.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
2020-02-04更新 | 5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古比雪夫在《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正是他(斯大林)的天才的预见以及对工人阶级斗争的卓越领导,保证了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各种宏伟的、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任务。”这反映了     (  )。
A.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
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性
D.“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2016-11-27更新 | 10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1931年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作人员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共提出“布尔什维克必须掌握技术”的口号,号召“向所有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使自己成为专家、能手”。这(     
A.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形成
C.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国策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8-14更新 | 7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