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50 题号:163621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除了诸王府保留记室(即“秘书”)的编制以外,其余机关类似秘书的部门,基本取消。而且王府记室一般不能自行招聘,改由中央指派任命。即使是节度、观察一级的机构,另设“堂书记”职称,专门负责表奏书檄一类文辞的撰拟,也由中央统一任命。安史之乱后,藩镇权重,秘书聘用的权限逐渐下移。但主官与秘书相互勾结的现象基本被杜绝,现在我们见到的名臣奏议等,基本上都是各级官员自己的手笔。

——摘编自杨剑字《中国秘书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各级地方政府主官的责任比唐宋时大得多,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经济财税都要一起抓,甚至兼领军务,事实上,存在添置秘书相帮办理各种文书乃至机要事务的需求,于是自己出资聘请私人秘书,佐理公务,办理私人事务,撰拟书信,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清承明制的同时,各级官员自聘私人秘书的惯倒也被沿袭下来。但是往往出现“胥吏之舞弊,必情乎幕客之勾通”,因此“废幕”的呼吁不断。清朝中后期,包世臣就曾上书,主张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秘书。然而,新型秘书制度的确立,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

——摘编自杨树森(新编中国秘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宋对秘书职务管理的做法.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秘书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023·江西·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中国古代的政制设计以加强君主专制为中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庆皇帝)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满。自去年正月以后,军机处颇觉整饬严肃,闲杂人等亦觉稀少。近日又觉废弛,军机处阶台上下,窗外廊边,拥挤多人,借回事画稿为名,探听消息。折稿未达于宫廷,析闻早传于街市,广为谈说,信口批评,实非政体。

——《枢垣记略》卷一四

材料二 作为清朝中央决策特色机构,军机处的出现绝非针对内阁,而是试图将已经形成的皇帝“乾纲独断”局面制度化和规范化,然而,决策制度化在方便皇帝独裁的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因其改变了顺康以来侍统统治方式和权力结构,逐渐给皇权带来了一些新的异己因素,这是其创始者始料不及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朝专制皇权的形成与加强,绝非军机处或内阁一两个官僚机构所能促成,它是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和制度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皇帝的个人素质(主要是其统治思想),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政治的演变方向。

——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军机处发展到清中期以后出现的问题,指出它所反映的实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封建专制强化的多种因素,分析军机处与皇权变化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制设计的认识。

2017-11-29更新 | 2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中就有:“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隋唐以后,政府采取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摘编自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论述的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蕴含了中国古代政治的诸多信息,从材料中提炼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8-09-07更新 | 2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宰相机构叫政事堂,设置这个机构的目的是因为“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后来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了中书省。唐代的隆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权较重而又行使得体。唐代将相权分割成几个机关,实行群相集体负责制,使得宰相们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讨论研究,然后决定其是否颁布。而且下颂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摘编自《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出版)

材料二 清入关后的中枢机构主要包括内阁、军机处。内阁沿袭于明代,是协助皇帝办理军国大事的政府最高机构,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但雍正建立军机处以后,“密勿重务成在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八年,由单纯办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在军机处设立以后的180多年中,它始终是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归皇帝钦定,并秉承其意旨办事。清末中央机构发生了变动。咸丰十年,设立了以处理“外国事务”为目的的总理各国事务衡门。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资政院始设于光绪三十三年,清廷在上谕中说:“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中国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宣统三年,设立责任内阁,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新组成的责任内阁成员,绝大部分都是满洲亲贵,被称做“皇族内阁”,所以自成立之日起,便遭到上下的反对,不到半年,便宣告废除。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中枢机构的职能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中央机构变动的原因。
2021-03-22更新 | 2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