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2 题号:16471725
自古至今中国人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摘编自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请回答
(1)说出两项隋唐时期中国“自根自生”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意义。
(2)在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有哪些?为什么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范仲淹在科举改革中实行举人合保,官员稽查,保证应举人在“行实”方面具备一定的应举资格。其所保明的七事,一为“隐忧匿服”,即服丧期间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目的在于保证应举人的孝行。二为“曾犯刑责”,即不要有犯罪记录。三为“不孝不梯,迹状彰明”,目的在于保证应举人的道德质量。四为“故犯条宪,两经赎罚,或未经赎罚,为害乡里”,仍然是保证应举人遵纪守法。五为“籍非本土,假户冒名”。宋代本贯取解,各州府都有一定的解额。精非本土,假户冒名,一是会占有外郡的解额,有失公平;二是行为不端,“假户冒名”本身就是一种欺骗行为。六为“祖、父犯十思四等以上罪”,目的在于保证家庭清白。七为“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唐代,工商不得入仕;宋代大为放宽。如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一方面规定:“工商杂类”不得应举;另一方面又说:“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例一开,实际上就没有什么限制了。

——张希清《中国范仲淹研究文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科举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科举改革的意义。
2021-06-19更新 | 1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初成于隋朝而成熟于唐宋。唐中期以后,宰相群体中进士出身者达80%以上。两宋时期,公平公正的原则得以继续贯彻。据统计,宋朝科举取士达10万人,是唐朝的5倍多。隋唐之后,选拔标准的设定向治国经邦的方向发展。北宋科举重经义、策论,元朝规定科举考试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明清两朝则固定以经义和时务策为重点考试内容,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向经义实务并重的方向细化。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逐渐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辐射到全国的官办学校和地方社学,形成了与科举考试互相配合的文化教育体系。

——摘自解扬《评价科举制度应坚持两分法》

材料二   甲午战后,康有为指出:“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上奏:“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随后清政府确立兼顾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近代教育学制,并于1905年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停废导致传统社会秩序和支撑官僚系统以及促使儒家文化传承的制度根基突然铲除,带来了社会震荡、政治混乱和文化断裂等后果。在科举被废后,出现为科举平反的呼声。孙中山说:“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更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蕴含的现代性具有超越帝制时代的生命力。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革废与辛亥革命》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争知识,指出清末民初有识之士对科举制的前后态度,并分别指出其原因。
2022-05-05更新 | 5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再由吏部试以“言、身、书、判”,然后授以官职。科举选士制度虽然得以确立,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入仕途径。当时还保存着其他一些选官的途径,诸如恩荫、从军、流外铨、荐举、捐纳等选官方式依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隋唐五代宋时期虽然确立了科举入仕制度,但它并不能取代其他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依据的入仕门径。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府管理事务增加,机构人员屡屡增添。国王和权贵借机行使带有封建特权色彩的职薪恩赐权,在政府中安插售卖亲近,力图以此影响控制下院。议会一再抗议,并借通过《王位继承法》《任职法案》之机作出专门规定,禁止领受职薪者进入议会,参加政治活动。渐渐地,政府官员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高级官员;一类为中低级官吏即文官,专事政策贯彻和行政官吏。至此,文官制略具雏形。1881—1914年间,文官总数增加了5倍多;二战期间增加了30余万人。二战后,文官队伍庞大、办事效率低下、通才和专才的矛盾等问题突出。据此,文官事务调查委员会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改革报告,要求:压缩高级文官编制,确定两类文官比例;强化公开竞争考试;二类文官增加外语和速记两种考试科目。报告得到政府重视,取得了明显效果。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并概括二战后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0-04-12更新 | 3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